8年临床医生当咨询师,她是如何渡过专业迷惘期的?【连载一】

2017-07-07 17:10:44528

内容根据微课内容整理,内容连载发布,本篇是连载一。

微课时间:2017.6.24

主题:现身说法,新手咨询师如何渡过专业的迷惘期

讲师:付东然,临床医学硕士,副教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现任大学咨询中心老师

笔记整理:张萌

大家晚上好,我是付东然,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心理学的过程。我在刚做咨询时的兴奋、迷茫以及成长历程。

今天的讲课内容,我准备了几个版本,在最终选择哪个来讲时,我犹豫了。一位同学提醒了我,她说:“东然,你就想着是对一群老朋友分享自己想说的话吧。”我想是这样的。那今天在这里,就先和朋友们讲讲,我在刚做咨询时的兴奋、迷茫以及成长历程吧。

临床工作8年后,我转到大学,做学生辅导工作将近10年,并兼职大学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师。最初依仗着在考咨询师时的参考资料,以及学生辅导的工作经验,还算是比较平稳地做着咨询。不过当时的咨询关系,也就仅仅维持2到3次。

开始,我还很惊喜地以为自己很有效率。直到有一天听到消息,一位学生在咨询结束的两周后选择了休学,理由是抑郁症。我那时很有挫败感,咨询结束时,我感觉他是没有问题了的。我会想,是自己不够好,是自己的咨询技术不过关,才没能做到有效治疗,很是懊恼了一阵。

之后的一年时间里,我奋力奔波于多个工作坊,竭力打听哪里有大咖在讲课,哪里有更知名的老师在讲授某些技术。每次听课,都很努力地记着老师讲的每一句话,记录老师在课程中所讲的案例,每学完一项技术都在咨询中进行运用。

可是,结果并没有我想象的好。随着所学技术越来越多,我突然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。我竟然不知道哪个技术在什么时间运用是最恰当的?要怎么处理来访者出现的情绪?技术使用的具体原则是什么?甚至在咨询时,经常拼命在脑子里想,面对来访者的这句话,我要用什么样的技术?他的这个表情,我要怎么去处理?在认为可以的时候,快速把我的技术用完,而用完以后发现,根本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。

最终,咨询结束时间到了,草草收尾。内心忙乱却装作淡定,对来访者说,“你看,经过这样的咨询,你现在的感觉是不是好一些了呀?”来访者常常懵懵的看着我,很善良的说,“是的老师,好多了。”

现在想想,很庆幸这些来访者是学生,是免费的。如果当时面对的是收费的来访者,我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走到今天。那段时间,可以说是我咨询工作的迷茫期,甚至会在来访者要到咨询室之前,自己就先出现焦虑不安。咨询过程中会发生什么?来访者会带来什么问题?我能不能解决?那一刻的迷茫,真的很无助。

非常幸运的,我在瓶颈期,在走投无路时遇到了1879课程。我想,也许那是我最后一次机会。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,我逐渐解开了在以往咨询工作中遇到的死结。

下面,我为大家阐述一些学习心得,以及咨询工作中常见的困惑和问题。

第一方面:伦理问题

在拿到课表后,看到伦理要讲三天时,我的内心真的是很不屑的状态。我自持有过8年临床医生的经历,伦理再怎样缜密和强调,会比医学的伦理更全面吗?而在医学伦理方面,我认为自己一直坚持的很好。然而,上完这个课程,甚至是在读完伦理的整本书之后,我被深深地震撼了。它所展现的内容和体系,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。

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备考咨询师资格认证的资料里提到,“避免双重关系”、“保密的原则”等等,当时我也是背诵了,可是在真正咨询中,就会把这些内容弱化,甚至淡化掉。

特别在面对学生和家长时,我常常会真诚热情地想要帮助他们修复亲子关系,努力试图做他们之间的桥梁。一会儿和孩子讲种种的道理,一会儿转向父母给他们支招,一会儿又以咨询师的身份来使用技术,然后再以教师的经历,指导一些经验。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,孩子不领我的情,父母也不满意,我还会是满肚子的委屈,甚至也会有埋怨,认为对方不理解我。

如果没有在伦理课程中的反复打磨和讨论,我可能现在还处在那个混乱的漩涡中。当时的我根本找不到自己失败在哪里,我觉得所有的技术也都用到了呀。而在看伦理时,那些很简单的词,在实际操作来讲,都需要被更多的强化。

此外,我现在有深切的感悟,伦理的观念,其实就是我们在做咨询时的行为准则。如果咨询师没有规范的准则来约束工作,那将是在给自己挖着一个很深的陷阱,并且迟早会掉进去,后果不可想象。

第二个方面:咨询技术的使用问题

在正式做咨询师前,我们都会参加国家考试,掌握复习资料中的十几种技术,也会参加若干个工作坊,比如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如萨提亚、完形、焦点和催眠技术等等。

可是,当我们在咨询中运用这些技术时,就会发现好多技术的衔接其实并不顺畅,也会出现不知道某个咨询技术该如何开始、如何使用,以及怎样结束的情况,执行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去解决来访者所提问题,或者如果出了问题,我们要怎么去解决。

又或者,有时同行交流,会被问及:“你是哪个流派的呀?”确切的说,我都不知道有多少个流派,那些流派到底指的是什么。据了解,在2002年时,全世界的咨询理论已经达到了450种以上。如果作为咨询师,不知道咨询的理论框架,不清楚技术和技术之间的观点与差别,又怎么做到技术的融会贯通呢?

比如对青年人,我们的咨询目标是要带给希望。而对最怕改变的中年人呢,更多的是让他们去学会面对一些冲突和意外,进行调试。对于老年人,就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,让他们有事可做。如果不去掌握这些人格特质和泛年龄发展阶段,我们就很难掌握咨询过程中的一些标准。

现在咨询技术的四大取向

(1)心理动力取向:强调治疗中的洞察力。例如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疗法。

(2)经验与关系取向:强调感受与主观经历。例如存在主义、个人中心以及完形治疗。

(3)认知行为取向:强调想法和行动角色,以行动为导向。例如行为疗法、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现实疗法。

(4)系统以及后现代取向:强调理解个案的主观世界,并挖掘个人改变以及现有资源。例如焦点、叙事、社会建构论、女性主义的治疗以及家庭系统的治疗。

当时上课时老师提到,作为咨询师,至少要掌握每一类中的3种理论和技术。目前来看,至少就要掌握12种理论技术。

在咨询工作中,要注意来访者在想什么,会有什么样的感觉,以及他在做些什么。可能原先的技术凸显了认知因素在咨询中所扮演的角色,有些强调在咨询中的体验层面,再有一些会强调对行动的计划。为了获得强有力而全面的咨询基础,我们要有一套完整的治疗系统,就必须在这四个面向都有所强调,根据来访者的不同特质,掌握多元的技术。

面对所提到的这些理论取向,如果没有老师比较系统地讲解,我们很难靠自学来掌握精髓。其次,在讲授过程中,会有一些案例的讲解。难以辨别枯燥的理论时,我们就可以去记住案例,对知识初步掌握后,在临床工作的细细打磨里,产生自己的真实感受。

咨询中没有绝对的理论,只有相对的来访者。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、打磨以及掌握了各理论之间的观点,才能够活学活用。

我曾看到一个报道提到,无论是哪种技术,它的有效率也只是六成。如果只用一两种技术来做咨询,要如何去面对多元的个案?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
完整咨询历程的五个步骤

在这里,可能有朋友会问,咨询是什么?咨询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?真正面对来访者时,要怎样开始?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要怎么去做?结案的标准是什么?其实,这就是一个咨询的历程。比较完整的咨询历程,我现在是做到了这样的五步。

Step 1:建立关系。

让来访者相信你,能够坦诚地去谈他所遇到的问题。

Step 2:自我探索。

通过咨询师引导,让来访者能够去思考和体会自己。

Step 3:自我了解。

让来访者知道自己的所想,以及他真正所需要的一些内容。

Step 4:行动计划。

探讨为了让来访者回到生活,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。方案要以来访者意愿为中心。

Step 5:咨询结束。

如果无法和个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,我们需要征求他的意见,进行转介。而如果咨询的过程还蛮好,结束时,需要巩固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,增强来访者信心,让其在生活中也可以有勇气和信心去处理事情。

具体咨询技术的使用

在每个咨询的结束,我们都会考核、验证这个咨询是否有效,也会考核我们所用的一些的理论。无论什么样的理论,它都会有一些相同的技术。这些相同的技术,总结为这样十几类,比如,专注与倾听、结构化、情感反应、简述语义、同理心、具体化、复述、探问、沉默、摘要、讯息的提供、自我表露,立即性、面质以及角色扮演等。一个有效的咨询,不是说每个技术都要使用到,而要根据那一时那一刻来访者的表现,做出选择和反应。

在这里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,我们所用的一些技术,都应该要以来访者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,尊重与接纳来访者的想法。可能我们不是这一类性格,或者不掌握某类人群的特点,那我们真的很难做到走入来访者的视角看待事情。

比如,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。上课时,授课的老师提到,因为不能去选择来访者是什么样的身份,在他的来访者中就有色情工作者。而对于这类来访者所讲的一些问题,以及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在某种程度,不是我们所能够掌握的。走不到他的视角下,走不到他的内心,就很难建立信任。

老师说,他会去看花花公子这样的杂志,甚至会到一些色情场所去观望。当时说到这里,我真的很震惊。但随着这种咨询的学习,我了解到,因为我们不知道来访者的想法,不知道他背后的生活脉络,我们真的很难体会他,而只会以我们的一些想法和价值观来对他进行评判,并且很难在内心做到公平和完全的接纳。

也许会有朋友想到说,来访者并不知道我们用的是什么技术,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技术有些什么要求。但在做咨询时,我大致地体会,来访者会更加敏感。我们在观察来访者时,他们也在用心来判断我们,特别是在前一两次建立信任关系的时候。

影响咨询效果的五个因素

(1)咨询师的个人需求

最初咨询时,我更多的想要得到来访者的认同。我会提出一些想法,他如果点头,我就会很开心。但如果她说,“我不是这样的”、“我没这么想”、“我不是这么认为的”,我的心里会出现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,造成咨询的无效。

那也就会提到说,在咨询时,我们要问自己,我们要的是什么。我们在这个咨询的关系当中,是要得到咨询师自己的一种认可和价值?还是要给来访者澄清价值?

(2)咨询师的价值观

像刚才所讲到的,如果你对一些人的判断和了解不能够多元化,不能走到来访者的个人生活脉络当中,带着咨询师自己的一个价值去咨询,也是一定会影响到咨询效果的。

(3)咨询所采用的理论

对于咨询的理论,我有一些体会。初做咨询师时,我和学生接触的比较多。他们有些外显出一种不良的人际关系,感到一种无所谓的消极状态。在当时那种理论架构下,我就会单纯的认为,它只是一个人际互动的问题,拼命地进行人际互动的引导。但效果很不好。

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突然间发现,他外显的是人际关系,其实内隐的是一种存在主义。那么你想想,一个存在主义的来访者,他会怀疑一切,存在自我价值、自我要求和自我实现等等这些议题的时候,我却在和他提人际互动。相谈的根本就是两个方向,又怎么能够产生信任和效果呢?因而,我们需要去充实自己的理论,才能够清楚来访者的议题和方向,才会有针对性地去选择咨询技术。

(4)咨询的历程

咨询的历程也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个五个步骤。如果在这五个步骤过程中,我们没有很好的设置,比如,没有建立好的信任关系,或者不能够去引导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,那么这个咨询也将是无效的。

(5)信任关系

举个例子来讲,一个叛逆期少年被父母强行送来咨询。如果在咨询初期,我们不能够让来访者感受到你和他是一个战线,感受不到你真诚,那他当然就会认为,你是父母的同谋。你们不能建立同盟关系,产生不了信任,这样的咨询显然也是无效的。

未完待续,请持续关注。

报名1879计划,请点击我要报名

实时了解1879信息,请关注1879公众号